協會支持立法會通過《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協會相信,透過立法保障同性伴侶的權益,定必有助消除歧視,締造一個性別多元共融的友善社會,可以有效杜絕不同形式性暴力的出現。本港社會普遍已準備好擁抱多元,協會促請政府與議員從善如流,以積極務實及正面的態度審議《條例草案》,踏出建構性/別平等社會的重要一步。
近日有「深偽」影像性暴力的當事人公開事件,讓「深偽」影像性暴力的影響及傷害、以至行為本身所傳達明顯性別敵意進入本港公眾視野。有意見認為「深偽」影像性暴力內容並非真實亦無傷大雅,但不同受害人的經歷就反映出「深偽」影像性暴力內容會造成真實並深遠的持續影響。
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邀得 Prideline 同 • 一線社工及Quarks 跨青時刻,分享面向性/別多元社群時的觀察。一齊來討論對性/別多元社群更友善的性罪行法律和制度應該要有怎樣的改變。
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於成立初期認識馬宣立醫生,並在馬醫生的支持下成立風雨蘭,其法醫專業角色為社會工作背景的協會創始同工帶來不可或缺的觀點及支援。
風雨蘭發表職場性騷擾數據統計及分析,同時與「SH.E性騷擾倡議小組」一起策劃「性騷擾退散」行動,旨在提升公眾對性騷擾的關注及意識。
風雨蘭2025年性暴力熱線支援訓練及義工招募現正接受報名。 歡迎有熱線義工經驗或有志於協助熱線服務之人士報名參加。訓練內容包括:從性別角度反思對性暴力的觀念與迷思、性暴力受害人可能面對的處境、香港現時之性罪行相關法例及司法程序、性暴力受害人之身體及心理醫療需要、熱線輔導技巧等。
《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將於2026年1月生效,惟目前的刑事司法制度回應兒童性侵犯個案時卻繼續失效。政府早前指於2025年會就全面檢討本港性罪行進行公眾諮詢,包括就涉及兒童及精神缺損人士的性罪行進行改革。協會促請當局儘快落實法改會的建議,以及重啟對於「持續性侵犯兒童」罪行立法的討論,以在法律制度上保障受害人。
政府於2024年底指出會就落實法律改⾰委員會(法改會)兩份報告書中超 70項建議,並參考海外司法管轄區的相關發展,於2025年內就法例修訂建議進⾏公眾諮詢。關注婦⼥性暴⼒協會回顧法改會2019年《檢討實質的性罪⾏》報告書之建議,於本意⾒書進⼀步提倡更與時並進及符合性暴⼒受害⼈處境的改⾰建議。
網絡不乏對性暴力倖存者的不友善言論,那些言論不單令受害人經驗二次創傷,更大大窒礙受害人求助。有見及此,我們現召募一班熟悉網絡文化、支持性暴力倖存者的人士,成為「網絡Gen師」!一同共建友善的網絡文化~
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早前舉辦《黑箱日誌》開畫日慈善場,有幸邀請到伊藤詩織蒞臨映後分享會,與在場觀眾交流。
日本記者伊藤詩織以自身性侵經歷,透過8年紀錄蒐證,以其專業回應創傷,呈現其於體制內外爭取公義的記者、受害人、倖存者等交織身份。一系列的行動撼動亞洲社會,並促致日本反思其制度對性暴力事件之回應。
反擊專題 | 「真誠但錯誤相信」的偏袒與不公感言‧敢言 | 感言‧敢言 ‧「信任治療」性侵案事主訪談
反擊專題 | 不能安心作供,可來司法公義感言‧敢言 | 從受害者的角度重新思考法庭設計
反擊專題 | 性暴力在大眾媒體的呈現感言‧敢言 | 當閱讀新聞令人不安 ・ 媒體作為雙面刃-幸存者的受訪與報道經歷 ・ 敘說與書寫的療癒力
反擊專題 | 公義:司法以外的想像感言‧敢言 | 「交換故事空間」- 實踐「敘事公義」的可能 ・ 《平靜未竟》策展後記 ・ 幸存者講座後感想 — 「與性暴力倖存者同行-性別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