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聯邦及各州政府近日達成共識,將性同意教育(Sexual Consent Education)納入課程指引,並由明年起要求全國學校必須推行。性同意相關觀念會透過適齡方式在幼兒、小學及初中的課程中教授,當中會包括脅逼、性別定型、權力不平衡、尊重、意願等議題。
Read MoreCOVID-19 疫情肆虐全球,更在肯亞激發了另一場「隱藏的流行病 (Hidden Epidemic)」。這場名為「性 / 別暴力 (Sexual and Gender-based Violence)」的隱藏流行病於當地影響力驚人,尤其在相關封城 (lockdown) 措施下,當地婦女援助熱線的求助數字更飆升了近300%。
Read More提起私影、賣相、PTGF、PTBF,坊間總有很多標籤——臭雞、鴨、淫賤、貪錢、無腦…… 事實上,在為這些身分的人貼上標籤前,我們又有好好了解過他們的故事嗎?我們早前舉辦了「可以色色」真人圖書館活動,請來了私影模特兒與跨女性工作者到場分享,令參加者了解情色產業者的生命故事。
Read More數日前,韓國職業排球運動員金仁赫被發現在家中死亡。28歲的金仁赫生前效力排球V聯賽的三星火災保險隊,曾代表韓國參加過亞洲盃、亞錦賽等比賽。但他一直受到來自網民及排球迷對於他外表的嚴重惡意評論,批評他為何在臉上化妝。這些網上欺凌更演化成針對其性傾向,及曾經出現於色情影片的謠言。
Read More農曆新年期間,中國徐州發生一件疑似拐賣、禁錮、虐待及性侵婦女的事件。1月28日,中國網絡上一條短片引發網民熱議,拍攝地點是中國徐州豐縣一個農民家中,片中有一名女子被人用鐵鏈栓在一間破屋內,零度氣溫下,她只穿著單薄衣服,當時她無法正常對答,被指是屋內8個孩子的母親。
Read More受到#MeToo運動影響,的確多了國際企業關注到職場性暴力問題,不過,在男性主導的遊戲業界,女性員工仍然身處在一個不安全、不友善、缺乏公平機會的工作環境。可見性別定型不只是影響個人選擇,也是性別歧視、性暴力文化的根源,所以打破性別框架的教育非常重要。
Read More當權力極度失衡時,我們應如何抵抗暴力與壓迫?《以卵擊石》片長只得74分鐘,卻足以揭示印度社會根深蒂固的父權體制如何深刻地壓迫當地的婦女、小孩等弱勢社群。
Read More「但是後來每次和人上床,我腦海裡就會一直重播那天的畫面,覺得非常噁心。」
Read More二十則圖像故事娓娓道出那些以「講笑」、「讚美」,甚至「以愛之名」包裝的性暴力事件如何實在地影響著受害者。一句「冇咩所謂」除了要受害者噤聲,更令受害者難以道出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的經驗。
Read More《他們都說妳「應該」》一書提出了文化纏足(紥腳)的概念,以小故事的方式告訴讀者這個社會文化如何影響我們(特別是女性),成為我們的纏足布(紥腳布)。
Read More繼《狂女的逆襲》後再以漫畫刻畫韓國性別不平等現況 - 日常生活上看似理所當然的行為和看法,在閔瑞瑛的筆下變成合理化性別不平等的「歪理」。
Read More動漫節開鑼,相信不少Coser都會用心打扮喜愛的角色出席,而平日亦可能會外拍,為角色留念。我們就準備了有關的外拍的小貼士,分為約拍篇、拍攝前篇、拍攝時篇,同大家一齊討論。
Read More性別定型是最簡單的說法,書中還有很多用日常生活例子以至社會學的角度去解釋的內容,例如陽剛氣質、性別認同、「有性別差異的恐同」等話題,並有帶出「娘炮」在白人、黑人、男青少年、女青少年等不同社群當中不同的理解。
Read MoreAnti480反性暴力資源中心製作了一套以「身體界線及身體自主權」為題之教材,讓家長與孩子能安在家中展開討論,打開親子談性的窗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