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秒睇香港性教育現況
『香港有強制性教育嗎?』
香港中小學並沒有強制性的「性教育」。政府曾在1986年出版首份《中學性教育指引》,在1997年修訂為《學校性教育指引》,供學校自行參考。直至2018年,指引從教育局網站下架,截至目前未見任何新指引。局方回應稱「與性教育相關的學習元素,已納入中、小學各主要學習領域、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以及相關科目的課程」。
『香港性教育足夠嗎?』
MWYO青年辦公室的調查指出,85%初中生表示每年性教育時數少於兩小時;「自慰」、「性小眾議題」、「處理感情關係」和「性別平等」這四大範疇是高中生感興趣、同時是學校完全沒有講解或是講解不足的課題。
中學生的性知識水平亦十分令人擔憂,家計會的研究指出,初中學生平均答對一半性知識題目,超過一半中學生錯誤地相信「來經前兩星期性交懷孕機會較低」和「陰道外射精不會令人懷孕」。
『中學生學習性知識的主要渠道』
如果大多數學校每年僅提供不足兩小時的性教育,那麼學生的性知識是從何而來?有調查指出,高中生獲得性知識的主要渠道是同學/朋友、論壇及社交媒體 ,其次才是老師。
網上資訊質素良莠不齊,在未接受正規的性教育下,青少年難以分辨這些資訊的可信度。而從網上或朋輩得到的資訊或價值觀一旦有偏差,不僅會危及性健康,亦可能促成他們對親密關係、性別、性暴力等方面持錯誤觀念。
『性教育迷思:Bio堂咪教咗囉!』
一套全面的性教育絕對不只是生理性知識,更應該包括親密關係、安全性行為、性別認同、性傾向和性別暴力等範疇。此外,性教育亦不應止於知識的傳遞,同時亦包括態度及技巧的建立,生物課絕對不足以代替全面的性教育課程。
『性教育迷思:講呢啲話題係變相鼓勵佢哋試!』
增加學生對事物的認知,才能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價值觀,避免傷害自己或他人。相反,如學校對性避而不談,讓學生依賴不可靠的網上資訊,反而更容易令他們在性方面作出錯誤的選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研究亦指出,全面的性教育有相當正面的成效,包括推遲初次性行為發生年齡、減少高風險性行為、增加安全套使用、增加避孕措施的使用等等。
『性教育迷思:教佢哋唔好有sex就得啦!』
壓抑青少年的性好奇和性衝動,並不代表他們的性慾和好奇心便會消失。
有調查顯示,有55%高中學生接受(但不代表他們曾進行這些行為)自己「現時發生婚前性行為」,接近3成人接受自己「現時發生一夜情」;不過,在使用安全措施方面,只有89%高中生表示如果發生性行為,自己或性伴侶會使用男用安全套,有約35%高中生表示會以計算「安全期」、「體外射精」,而10%人表示會「事後沖洗」。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只提倡「禁慾」而不包括安全避孕方法的性教育項目在推遲初次性交行為、降低性交行為頻率或減少性伴侶數量方面是無效的。如果我們只談禁慾而不教如何進行「安全的性行為」,客觀效果就是青少年更大機會因不安全性行為/不當避孕而意外懷孕或感染性病。
- 參考資料 -
「兩性關係及性教育調查研究報告」- MWYO青年辦公室
「2021年青少年與性研究」報告 (中學生調查) -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學校性教育指引」- 香港課程發展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