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情緒爆發時畫的一張畫
幸存者:Elina(化名)
「選擇這幅畫是因為那次的畫面浮現實在太深刻,亦是我第一次以畫畫記下當時發生的事與及後的情緒。當你真的把它畫出來的時候,開始變得不能夠繼續自欺欺人,不能騙自己已經復原,亦不得不正視傷勢的痛。所以想分享這幅畫給大家,也希望大家也能鼓起勇氣,正視曾經的傷口。」
侵犯Elina的,是她媽媽的丈夫。
「小時候根本不明白那些行為代表甚麼,長大後再發生就只想即時逃離現場,種種環境因素下,反正那時候沒有人能幫到我。當時也害怕他人的目光和反應,怕別人的反應比我還大,我還要用力安撫他人情緒,便寧願等自己好一點才看看誰能傾訴。」
第一次向人提及是14歲的那年。Elina期望,媽媽會說:「唔使驚,有我喺度。我相信你,我會保護你。」
可惜換來的,是:
「你諗多左啦,邊個話俾你知呢啲事係有問題㗎?」
「你係唔係有病啊? 呀媽帶你去睇醫生啦。」
「係你自己痴埋去,你咁樣嘅指控會令所有異性都唔敢再同你共處一室。」
到了大學時期,Elina可以入住宿舍,遠離傷害自己的人。她以爲自己已復原。直到疫情來襲,她又要面對回家的恐懼。社交活動被迫中斷,令她感到孤立無援。
「上課的時候曾接觸到和我自己相似經歷的案例,當下更要深入探討和分析此議題,腦中便不停閃過不同的畫面。當中的畫面有關於事件本身的,有曾經因為事件做過的傻事,有我當時的狀態與感受。一下子一大堆畫面浮現實在難以承受,便把那些畫面都畫在同一幅畫中。」
畫的當下,是心情的寫照,亦是赤裸的呈現,迫著Elina承認還有傷疤要去處理,那些事情仍影響著她的日常生活,也推動了她去尋求協助。
「現在的心境有一些轉換了,再也沒有覺得自己被往事綑綁,現在對我來說,這幅畫就成了一個紀錄,讓我日後也能回看當時的自己,然後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
「其實默默地陪在我身邊就好了。我只需要身邊的人的支持,只要有人相信我,已經很足夠了。」
Elina有話對與她有相同經歷的人說
很想告訴你們,發生這些事都不是我們的錯,別責怪自己!有一些傷口不去處理,就會一直都在。重新面對事件總是需要很大很大的勇氣,那時候我也常說:「逃避可恥但有用。」只不過我們心底裏都知道那些傷口仍然在我們的心中發酵,常常感覺有根刺在自己的心中。我們都需要時間,也不需要迫自己一定要現在面對,跟你自己的步伐。有一天我們都能去面對那些傷痕。只希望在看到一些相似的經歷時,能令你有多一點勇氣去面對過往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