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37期

 
反擊56期 - 2019年7月
 

反擊專題

風化案急升,港鐵成性暴力溫床

                                               

最近不少非禮及性騷擾事件引起大眾關注,傳媒更經常報導港鐵非禮或偷拍的案件,雖然警務署已不斷加強警力打擊車廂非禮及偷拍,但罪案數字卻有增無減,根據警方公佈的數字,2011年首八個月,分別有105宗非禮案及55宗偷拍,反映車廂非禮或偷拍的情況非常普遍。

本會轄下之「婦女友善環境小組」自2009年一直監察女性在公共交通工具受性暴力對待的情況。小組在2012年7月至11月期間進行了兩項與港鐵相關的調查,分別為「港鐵非禮及偷拍事件調查」及「港鐵車站設計檢示」,除希望進一步了解在港鐵發生的性暴力現況外,亦希望提醒大眾不要忽視環境設計所構成的性暴力危機。

「港鐵非禮及偷拍事件調查」

小組於2012年10月及11月進行「港鐵非禮及偷拍事件調查」,透過網上問卷及派發問卷,成功訪問了537名受訪者,當中包括387名女性及146名男性,了解港鐵非禮及偷拍事件的情況及他們的相關意見。

受害人經驗:超過三成半的女性受訪者曾在港鐵遭受非禮或被偷拍

女性受訪者中,有超過三成半(139人,36%)曾在港鐵遭受非禮或被偷拍,她們主要遭受的性侵犯依次為被非禮(118人, 85%)、侵犯者在其面前作猥褻行為(29人, 21%)及被偷拍(20人, 14%)。

曾遇性侵犯的受害人全部均沒有通知職員或報警,過半數受害人(76人,55%)是因為擔心事件給別人知道及怕別人不信,或害怕被其他乘客指責。此外,約三成受害人分別覺得求助沒有用(34人,24﹪)及不知求助方法(43人,31﹪),亦有部份受害人怕耽誤時間(46人,33﹪)及不肯定是否被侵犯或被偷拍而沒有求助(67人,48﹪)。

目擊者經驗:只有4%目撃性侵犯的人士有向受害人伸出援手

另一方面,537名受訪者中,有約一成半(70人,13%)曾目賭其他乘客被性侵犯,目睹其他乘客被非禮的佔80%(56人),目睹被偷拍的佔17%(12人),其餘3%則目睹侵犯者在事主面前作猥褻行為(2人)。然而,70名目擊者中只有3人(4﹪)當時有報警或通知港鐵職員。3位有作出行動的目擊者指出,他們舉報的原因主要是認為受害者很無助及這是作為市民的責任。換句話說,差不多所有目擊者在目睹性暴力事件時都保持緘默、沒有伸出援手,以致受害人處於孤立無援的處境。

大部份目擊者保持緘默並非因為冷漠,而是怕事主尷尬(28人,40%)及怕被指責好管閒事(21人,30%),約四成目擊者不肯定事主是否被侵犯或被偷拍(27人,39%),亦有兩成人(16人, 23%)表示因不知求助方法及附近沒有警察或港鐵職員而沒有報案。

調查結果顯示,不論受害人或目擊者都沒有主動通知職員或報警,分別各有四成表示不肯定性侵犯事件,亦有不少受訪者表示不知道求助方法及怕被指責。結果反映公眾對性侵犯缺乏認知,以致不能肯定自己或他人是否遭受性侵犯;另一方面,他們亦不懂回應性侵犯事件。他們對被指責的擔心,顯示社會對性侵犯事件的不重視,並且欠缺打擊性侵犯事件的意識。

「港鐵設計檢示」調查

港鐵每天的人流量以數百萬計,乘客之間根本無身體空間可言,車廂及車站設計只以達至最大利潤效益為目標,缺乏性別角度及車廂安全的考慮,亦是構成性侵犯事件被忽視的原因。

「婦女友善環境小組」先於2011年11月進行「港鐵設計檢示」的試驗調查,成員擬定「港鐵設計檢示表」,抽樣檢示了5個港鐵車站的月台、大堂、扶手電梯、升降機及樓梯等通道,以及所有線路的車廂設計及措施,檢示項目包括:物料應用、監察設施、求助設施、空間、光線、坐位空間、扶手、警示及其他婦女友善的設計等;其後,於2012年7月至10月,小組檢示了全港78個港鐵車站(除機場線、羅湖、落馬洲、馬場及迪士尼站外)內的扶手電梯、升降機及樓梯所採用的物料及有效的監察措施。兩次的調查結果發現,港鐵的車站及車廂設計及措施等存在很多性暴力陷阱,例如採用全透明玻璃的扶手電梯及升降機、車廂過於擠迫,車廂沒有監察措施或警告標語等,不但未能防止性暴力事件的發生,反而增加了女性乘客被非禮及偷拍的風險。

 

針對小組的調查結果,協會有以下建議:

  1. 港鐵方面:作為全港最大的交通工具營運機構,有企業責任去建立一個友善、安全、可靠及舒適的環境,以預防及終止性暴力事件。港鐵應加強反性暴力的宣傳,如針對侵犯者作出警示;強調非禮及偷拍屬刑事;鼓勵旁觀者協助受害人;改善鐵路範圍內的空間設計,及加強員工處理性暴力事件的培訓等。

  2. 保安局、運輸及房屋局:作為監管機構,應監察交通工具營運者,把預防及終止性暴力列為企業責任,確保他們為乘客提供安全的環境,包括要求營運者發放有關罪案的資料,如罪案發生的黑點和時間;以及監督營運者採取措施,防止性暴力發生。

  3. 目擊者:教育及鼓勵公眾若目睹性侵犯事件時要挺身而出,向受害人伸出援手,而不是以拍攝過程上載至互聯網的方式處理,以免對受害人造成二度傷害。另外,假若並非事件的目擊者,亦需要體恤及支持受害人,切勿責備及埋怨她們。

  4. 公眾教育:強化女性面對性侵犯的應變能力,令女性建立反擊的意識及掌握應對性暴力事件的方法。另外,廣泛宣傳「性暴力是不可容忍的罪行」,呼籲公眾一同對抗性暴力。

 

婦女友善環境小組簡介

婦女友善環境小組為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轄下的倡議小組,關注交通工具及社區內發生的性暴力情況,透過調查研究、發佈會及游說等工作,推動政府及有關機構改善預防及處理性暴力的措施及政策。 

性暴力的發生與空間設計有莫大關係,社會一直忽略敵意環境對女性造成的恐懼,亦漠視對女性構成威脅的環境陷阱,使女性經常處於不安及「處處防犯,步步為營」的狀態,侵犯及限制了女性的自主。過去幾年,小組曾多次進行港鐵非禮及偷拍的現況調查、舉辦不同的街頭教育活動,並與港鐵、香港警務處鐵路警區會面磋商、跟進及反映有關情況。未來,我們會繼續推動社會營造無性暴力的安全環境,並進行社區教育工作,喚起社會關注。


感言 ∙ 敢言

建立安全環境,不要女性專用車廂

鑑於近年港鐵非禮及偷拍的情況日趨嚴重,公眾開始討論應否增設「女性專用車廂」,以保障女性的安全及解決車廂非禮的問題。設立「女性專用車廂」的建議,無疑可為女性帶來心理上的安全感,但這種以保護主義出發的措施,真的能有效解決問題嗎?

 

就如傳統社會告誡女性不應夜歸一樣,以女性專用車廂分隔男、女性來「防止」女性被性侵害的保護主義式做法,不但限制了女性的自主,亦鞏固了女性脆弱、被保護的刻板角色。除此以外,女性專用車廂強化「女性要為性暴力負責」的主流觀念,把預防性暴力的責任放在受害者身上。當女性沒有乘搭女性專用車廂,她們便不受「保護」,受侵犯後甚至會被責怪是咎由自取。

 

性暴力事件的受害人不只是女性,其他性別人士(如男性、跨性別人士)亦有可能被侵犯,女性專用車廂未能為這群人提供保障,忽略了他們的權益。所有車廂都應當是安全車廂,生活在「無性暴力環境」不應是女性的專屬權利,它是所有人都應該享有的權益。過去曾有多個國家曾實施女性專用車廂,後因有關措施與性別平等的法例有所牴觸而被取消。

 

更重要的是,港鐵發生性暴力(包括非禮及偷拍)的地點並不局限在車廂內,女性專用車廂未能處理在月台、電梯及樓梯等地點發生的罪行。

 

有見及此,本會認為女性專用車廂不但不能有效保障女性的安全,反而會限制女性的自主及刻板地將女性視為脆弱的一群。因此,協會認為不需要設立女性專用車廂,同時建議所有政策與制度都需加入性別角度為考量,重新檢視現有機制。我們相信:建立安全、無性暴力的環境,才是有效終止性暴力的方法。


 
《反擊》ACSVAW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