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蘭「在港少數族裔少女對性別暴力認知」研討會
風雨蘭及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合辦
發佈有關「香港少數族裔少女對於性別暴力觀念、經驗及求助模式硏究」報告
「在港少數族裔少女對性別暴力認知」研討會
香港的教師和前線服務人員在遇到家庭暴力和性暴力的少數族裔少女方面遇到困難,當中的障礙包括教師缺乏文化和宗教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服務工作者的語言困難及對權威的不信任等。我們認為有必要建立更強的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協作。
為了解少數族裔少女對性別暴力的認知,同時探索和鑑定在接觸懷疑遭受家庭暴力和性暴力的少數族裔少女時會遇上的困難,風雨蘭及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於2017年12月2日 (今日) 舉辦「在港少數族裔少女對性別暴力認知」研討會。會上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碧樺依教授發表《香港少數族裔少女對於性別暴力知識與觀念硏究報告》,及風雨蘭總幹事王秀容女士聯同香港理工大學退休教授陳錦華博士發表《香港少數族裔少女對於性別暴力觀念、經驗及求助模式硏究報告》。之後研討會上邀請立法會麥美娟議員、張超雄議員及教育局 (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 高級課程發展主任林思嫺女士於會上作出回應。
碧樺依教授發表的《香港少數族裔少女對於性別暴力知識與觀念硏究報告》以質性焦點訪談的方式進行,合共個別訪談了十二位年齡分別為十四至十八歲的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爾裔青少女進行個別訪談,透過受訪者闡述個人及社會經驗,探討不同因素如何影響她們建構對性別和性別暴力的理解,並嘗試找出在性別相關議題上對少數族裔合適的教育,以及少數族裔青少女面對性別暴力時有效的介入方法。研究結果顯示,跨國遷移的經歷對建構性別和性別暴力的觀念發揮著重大的影響力,少數族裔青少女一方面被貫注充滿父權和專制價值的傳統思想和習俗,但另一方面,在傳統價值與新環境高舉進步和性別平等觀點的抵觸下,使她們正經歷不斷變化的過程。而是次研究結果亦大力打破一般認為少數族裔作為一種有限制的同質性身份的普遍看法,少數族裔青少女展現了在少數族群內因著跨文化、宗教、年齡、教育和移民的各種多元的個人身份特性。此研究為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政策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資助。
陳錦華博士發表的《香港少數族裔少女對於性別暴力觀念、經驗及求助模式硏究報告》則著力於了解南亞裔少女的性別暴力經歷及對性別不平等的理解,以及當他們遭受性別暴力時的求助情況。此研究於學校內以問卷調查形式訪問十四至十八歲少女,並收回139份問卷作分析。研究發現有很大部分少數族裔少女都曾遭受性別暴力,而他們對性別暴力的認識亦不足。研究亦同時發現少數族裔少女較少向專業人士求助,四成七受訪的少女並不會尋求他人協助。另外,陳錦華博士亦指出,少數族裔少女家庭中的性別暴力亦需要關注。
王秀容總結兩份報告,並提出共八項建議,包括 : 在學校及社群提供性別教育、建立能體現「自主選擇」的支援環境、向警方及服務提供者提供文化及性別敏感訓練、設立專門處理少數族裔性別暴力的隊伍、為少數族裔家長提供多元教育、研究性別暴力的區域差異、重新檢視少數族裔服務的發展與撥款指引及重新制訂融合及種族關係政策。
立法會麥美娟議員、張超雄議員及教育局 (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 高級課程發展主任林思嫺女士於會上就兩份報告作出回應。研討會上,風雨蘭項目主任梁綺華介紹並播放《香港南亞女孩之聲》短片,片中訪問三位少數族裔少女,了解他們對生活中的性別事的觀念。
關於風雨蘭
風雨蘭於2000年成立,是全港首間一站式性暴力危機支援中心,專為十四歲或以上之受害女性提供二十四小時服務。作為各項服務的協調機制,風雨蘭提供輔導、醫療、法律及其他適切支援,協助遭受性暴力的女性重建自尊自信。現時,風雨蘭每年為超過200名性暴力受害人提供支援服務及接獲逾2,000個求助電話。
(風雨蘭熱線 : 2375 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