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新聞台・台灣】衛福部將研議中性名稱代替「處女膜」等名詞
早前,台灣民進黨立委林淑芬及台灣女人連線召開記者會,呼籲衛福部及教育部修改「處女膜」、「惡露」等帶有錯誤意思及歧視意味的名詞。事件不單引起一遍討論,甚至連香港網民也對此表達出不少諷刺言論。
部份香港網民意見包括「用開就咁用,有咩咁貶義呢?」、「矯枉過正」、「咁處女座又點改?」、「又係Karen/ 女權撚」、「實際嘢唔做,draw attenetion就做足」等。
撇除當中諷刺、批評的意味,網民主要不理解的是「處女膜」只是一種名稱,無須更改;而且一直以來都是如此稱呼,除了讓人覺得多此一舉外,也不明白改名有甚麼實際用處。
其實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在記者會中已清晰解釋了正名的原因,認為相較於身體其他部位多以功能來命名,「處女膜」卻連繫到貞潔、第一次性行為等意思,無形中強化「處女情意結」。林淑芬立委也認同修改名稱可以減少社會的「處女情意結」,而且在醫學上,「處女膜」並不是一塊膜,這個名詞造成錯誤的認知。也因此,瑞典早在2015年就推動把「處女膜」正名為「陰道冠」。
當然也有一些人質疑,處女情意結植根於我們的父權文化中,改名真的可以有改變文化的作用嗎?其實長遠來說,是真的有教育作用,因為語言就是塑造文化的其中一個元素。第一次性行為沒有「落紅」?即是你沒有「處女膜」?所以你不是處女?讓不少因運動或天生原因而沒有在初夜「落紅」的女性被伴侶質疑,產生無謂的道德壓力。而且除了改變文化外,改錯名稱也有很實在的影響,例如有女性會因為擔心破壞「處女膜」而不選擇使用綿條、不踩單車等,試想想為甚麼要擔心呢?背後就是擔心將來第一次性行為時會遭到質疑啊!
你又認同「處女膜」需要改名嗎?你的理據是甚麼?歡迎表達意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