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查詢須知

傳媒報道有助引起社會對性暴力問題的關注,教育社會大眾,推動相關倡議。然而,若報道措辭不當,會為性暴力受害人帶來二次傷害,亦加劇社會對性暴力的迷思及指責受害人的風氣。

作為向性暴力倖存者提供支援服務的機構,我們相信具相關敏感度的訪問及報道,能有助提高倖存者對透過媒體分享經歷及表達意見的信心和意願。

如有傳媒查詢,或有意訪問本會之服務使用者或輔導員/社工,請先閱讀以下須知並提供相關資料。


傳媒採訪及報道性暴力新聞的建議:

一. 約訪注意事項

  1. 提出訪問邀請時請提供充足資訊,包括:

    • 報道目的、希望帶出之訊息

    • 訪問會否錄音、錄影或拍照

    • 報道刊登形式(如文字報道、影片等)

    • 報道刊登平台(如社交媒體、實體報紙、電視台等)

    • 受訪內容在報道中所佔篇幅(如人物專訪或專題的其中一部分)

    • 訪問問題

    • 報道大約於何時刊登

  2. 受訪者有權選擇匿名或選用化名

  3. 受訪者可要求在輔導員陪同下接受訪問

  4. 事先了解受訪者對記者及攝影記者的性別及人數會否感到不安

  5. 主動詢問受訪者有甚麼需要提前準備及注意
    如:需要先閱讀的資料、受訪者會否介意男攝記、受訪者不方便透露的部分等


二. 訪問注意事項

  1. 必須獲受訪者知情同意後才可錄音和拍攝

  2. 勿以批判、審問或質疑受訪者的口吻進行訪問

  3. 避免要求受訪者描述性暴力的詳細經過,及留意受訪者回應期間的情緒狀態

  4. 受訪者可拒絕回答問題並隨時要求暫停訪問

  5. 若察覺受訪者有情緒支援的需要,可轉介予相關支援機構作進一步的協助


三. 報道內容注意事項

  1. 建議文首可就報道內容提及性暴力事件的程度向讀者作提示

    如:「內文涉及性暴力事件的描繪,或會引起部份讀者不安,敬請留意。」

  2. 就使用個別敏感內容及字眼與否,詢問受訪者的意見及意願

  3. 建議內容多聚焦在受訪者的心路歷程:如何充權、走出創傷

  4. 建議使用客觀陳述字眼、法律名詞,避免「露骨」、嘩眾取寵的寫法,尤其是製圖、標題及推送通知

    留意使用的字眼會否對事件帶來先入為主的看法,以避免鞏固相關迷思

    應避免使用字眼如:

    「醉娃」、「執屍」、「夜歸」、衣着暴露、衣着性感、性感女郎、「哭訴」、「慘遭」

    *即使標題或封面圖片並不是由記者設計,我們亦希望記者能協助傳達訊息及提醒編輯/美術同事留意

  5. 避免仔細描述性暴力過程,或拍攝及使用模擬性暴力過程的鏡頭

  6. 應避免提及受訪者的性經歷及私人生活,若內文中難以避免亦應確保有關內容與邀訪時的報道目的、希望帶出之訊息相符,並符合受訪者的意願

  7. 於內文附上求助資訊

以下服務為曾經歷性暴力人士提供專業協助:

風雨蘭 性暴力危機支援中心
熱線/WhatsApp:2375 5322

東華三院 芷若園
熱線:18281


四. 選圖注意事項

  1. 注意相片若聚焦於受訪者的外貌或身材是否符合當事人的意願

  2. 留意配圖/相片會否加強性暴力事件及受害人的定型,將受訪者塑造成過份無力、悲慘的形象。
    (避免選址於陰暗處、後樓梯拍攝)

  3. 不應拍攝及使用模擬性暴力過程的圖片


良好的受訪經驗可以是性暴力受害者復元的過程,亦能提供平台讓倖存者發聲,鼓勵其他人求助。

若然報道能夠着重傳達性暴力的普遍性、如何支援受害者等重要訊息,減少側重於詳述創傷事件的經過,除了能夠避免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亦提昇報道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