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新聞:性侵幸存者的一物 愛與痛邊緣尋找公義

一條手繩,一條髮帶,一雙戒指,一些曾經帶來甜蜜的禮物,如今卻變成傷痛的標誌。這些是來自性暴力幸存者的物品。她們藉著述說物件的故事,解開心底難以啟齒的不愉快記憶,從而達致療癒的效果。策展人林潔汶(Irene)表示,部分受害人多年後公開事件,法律上已難作追究,但通過敘事實踐(narrative practice)或可探求法律以外的公義。

根據平等機會婦女聯席「香港婦女遭受暴力經驗調查2013」,在香港每七名女性就有一名曾遭受性暴力對待。「480.0性別x藝術空間」近日以此為題,舉辦《#OneInSeven – 性侵幸存者的一物》展覽,陳列 11 名性暴力受害人所選物品及其心路歷程。

展品看起來日常不過,但背後故事卻各有艱澀之處。熊公仔,校服裙,小提琴⋯⋯每一件物品配有一段受害人所寫的文字,解說物品來歷,訴說段段親密而糾結的關係。大部分侵犯者都是「熟人」,親戚、伴侶、同事等。受害人大多先感錯愕混亂,其後才發現箇中不妥,但又生怕破壞彼此關係,到忍無可忍尋求協助時,往往為時已晚。

策展人林潔汶(Irene)向《立場新聞》解釋,展覽部分個案事發時年紀尚小,未獲家長關注,到長大後性侵經歷才得以正視。這些情況難再循法律途徑追究,但敘事實踐可以幫助受害人處理創傷,重建自信,改寫生命經歷,從而抗衡社會壓迫。Irene 指,大多數人說到尋求公義都自然會聯想到法庭,但法庭無法處理的時候,敘事實踐賦予受害人發聲的機會,透過充權(empowerment)助人自助。同時,展覽鼓勵觀眾閱讀他人故事,反思自身。現場又提供筆紙和信箱,觀眾可向幸存者寄寫心意,表達支持和連結,或可提供另一種達致社會公義的方法。

報導原文可點擊這裡參閱